
我叫李明哲,九三学社衡水市委副主委、农业气象支社主委,现就职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是一名从事谷子育种研究的研究员。
我来自农村,乡村的土地承载了我的童年,我亲眼见证了父老乡亲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剩不下几个钱的年代。总有一天,我们会富起来,怀揣着改变农村的梦想,怀揣着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情怀,1995年考入河北农业大学,进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攻读了硕士学位,至今一直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二十多年来,我带领团队,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培育了系列抗除草剂谷子品种,配套了节水种植技术模式,实现了谷子生产全程机械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种植成本由450元/亩降至220元/亩左右,在适宜区域推广百万亩以上,节约了地下水开采,促进了农民增收。随着研究的深入,产量还会进一步提升。
回首往事,阶段性的感悟可以王国维老师的诗词来概括。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突然接手团队,谷子研究没有经费,没有老同志带领,面对一粒粒小小的谷子,不知路在何方,于是遍访名师,寻找科研方向;近二十年国内外的论文,本单位半个多世纪的科研档案,一个人坐在电脑前、档案室静静的翻阅、思考,5+2、白+黑成为常态,离开家时披星戴月,回家时又是披星戴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多年的努力,获得了系列成果,每每看到农民的田间谷穗飘香,心间无比的欣慰,正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有的付出,瞬间,感觉,值了。
作为九三学社衡水市委的副主委、农业气象支社的主委,我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九三的各种学习活动、培训,多次利用科普讲堂活动,针对我省地下水压采的现状,讲授科学种田知识,服务三农,宣传九三;组织社员到田间地头和相关单位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为市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作为市政协常委,通过九三平台和政协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多项提案被省、市政协立案。
研究成果获得了河北省省级奖励2项,成果水平国际领先1项、国内领先2项。培育衡谷系列新品种26个;编写著作2部,均由中国农业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制定了“油葵谷子一年两作栽培技术规程”等河北省地方标准。相关工作在CCTV-7、CCTV-13、学习强国、九三中央网、团结报、河北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被聘为国家“三区”人才、农业农村部产业体系衡水试验站站长、河北省三三三人才等;国家作物学会粟类作物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作物学会理事等;作为河北农业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指导两名硕士、多名学士完成了毕业论文。2021年被评为河北省“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人物”,2022年被社中央评为“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多次被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评为“先进”。
我们的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人才济济、精英荟萃。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组织给我提供了参政议政的平台和学习培训的机会,各位九三同仁给予了我无私的帮助,我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九三同仁的爱,作为一名九三人,我深感自豪和骄傲。今后,我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和社务工作,为农民的增收、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做好新时代农田的守望者。(李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