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社员切身体验和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3月23日下午,九三学社沧州市委副主委王永梅带领部分社员和入社积极分子走进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燕赵名医馆”参观调研。调研组成员先后参观了中医药植物标本厅、健康养生馆、中西医结合发展厅、中西医结合体验馆、燕赵名医厅、沧州中医厅全息影视厅等,深入了解了沧州中医药和中西医文化发展历程和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发展现状和先进经验。
王永梅强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名医馆是中医药文化传播弘扬的重要窗口,除了收藏、保存、展陈的基本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发挥中医文化传播功能,兼具好中医药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功能,因此建设好、发挥好名医馆作用至关重要,要积极融入沧州市文旅线路规划编制。首先,要建好沧州燕赵名医馆,擦亮沧州中医药文化名片。深挖沧州历史上诞生的医祖扁鹊、寒凉学派刘完素、汇通学派中西医结合先驱张锡纯等中医药大家文化资源,不断开展相关人物、文物、史料及代表性见证物的征藏工作,不断丰富馆藏藏品,加快建设中医药博物馆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中医药典籍的文化载体作用,系统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中医药古籍,凝练沧州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二是要做好中医药科普推广,让百姓充分了解沧州中医药。加大燕赵名医馆宣传力度,每年度打造一组中医药文化传播专题活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各界群众走进燕赵名医馆,充分了解有关中医药文化知识。做好中医药知识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广,方便群众便捷获取正确、规范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三是要完成好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试点建设任务,将中医药融入全民健康管理,惠及民生。搭建好名老中医传承平台,积极吸引国医大师、岐黄学者、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来沧建立工作室,发扬好名老中医的传承作用。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强化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要以科技创新赋能中医药应用升级,建设好、利用好智慧共享中药房平台、互联网医院等,将deepseek融入中医药应用全场景,构建符合现代疾病特点的中医诊疗、康复、养生体系,为老百姓看中医、用中药提供更大便利。(张红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