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 站内搜索: |
|
党为中心共发展 结缘九三赴新程
孙鑫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时,我还是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懵懂学子。我还清楚地记着,在晚上,我坐在出租的公寓里,守在电脑屏幕前,全程观看了十八大召开的盛况。2022年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清楚地记着我们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时,我就更加坚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回来报效祖国。
2015年,我回到母校河北农业大学工作,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在这里,我领略了农大的“太行山道路”和“太行山精神”,看到了农大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为祖国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太行山精神”是农大宝贵的精神财富。长期以来,农大把“教育、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积极开发太行山区,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太行山道路”,同时也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心系国家、奉献人民的教师队伍,孕育出了以“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团结协作、求实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太行山精神”。这里面最突出的是李保国老师,他35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打造“富岗”、“绿岭”等知名农产品品牌,带动10多万农民群众脱贫致富,被誉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老师的事迹深深地震撼了我,慢慢的,我又发现了许多像李保国一样的同仁:许皞,张晋国,刘孟军,王梅,张爱军……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九三学社社员。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像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九三人。
2018年,我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九三学社社员。记得那年的初冬,刚入社的我怯怯地坐在九三学社保定市委办公室里,面对社保定市委的领导们,紧张、激动却又充满期待。他们始终带着笑容的温和与热情,大大减轻了我对九三学社这一高知群体观念中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入社不久,我就参加了保定市委组织的新社员培训,听了社员老师们讲“九三”的发展历史,讲社情民意的写作要点,开始对社情民意有了些许概念,对“九三”的认识从模糊渐趋清晰。当我听到“五四风雷”中的许德珩、戈壁滩上的邓稼先、实验室里的王选等九三先辈的事迹时,我常常被“九三”人一代又一代以国为家、为民请命、忘我科研的高尚情怀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在心里默默许下以他们为榜样的心愿。同时,“九三”人的拳拳赤子之心作为推动新中国前进的一股力量让我倍感自豪,让我看到了报效国家最真实的写照。
自此,我开始慢慢明白了农大九三人的选择,他们之所以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都是啃着别人啃不了的或者不愿意啃的硬骨头,支撑他们的不正是九三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人民的深厚的情感吗?于是,我也行动了起来,在随后的时间里,我开始跟随农大的九三社员以及其他民主党派老师一起,深入太行山深处,参与了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的专家团队,为太行山区筛选适用于当地的高产玉米和高油酸花生品种,并为当地企业进行了栽培技术培训。在2019年,我被遴选为保定市科技特派员,对太行山区的重点帮扶企业开展定点科技帮扶工作。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条件更为艰苦的坝上地区,为当地筛选抗旱、耐寒、高附加值的作物——藜麦。张北县海拔1400-1800米,这里气候干旱少雨,四季分明,非常适合藜麦的种植,富饶的土壤带给藜麦更好的生长环境,无论是土壤还是气候,都最为接近藜麦的原产地,种植的藜麦颗粒饱满,单产量高,营养成分好。张北藜麦在颗粒、品质上与玻利维亚、秘鲁等国所产不分伯仲,且口感更佳。藜麦是坝上传统作物莜麦、胡麻收入的3倍以上,每亩可带动贫困户增收1000-2000元。今年,我们已经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科协获批河北张北藜麦科技小院,目前,我们正在积极筹建河北省藜麦产业技术研究院,期望能够利用这些平台,围绕藜麦的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等开展工作,建立张北藜麦的产、学、研一条龙的服务体系。
当然,我始终没有忘记教师这个身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环境下,从2022年3月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为推进疫情防控时期学院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作为一名九三人,我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教师志愿服务队,坚持奋战在“疫”线,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在校内闭环期间,由于课题组其他老师不能进环,我主动承担起课题组的所有线下课程和实习的教学任务和课题组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了本学期的科研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还担负起校园草坪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学校大量的监考工作,学院的日常实验室安全巡查等工作。由于暑假科研任务需要,我还要继续在学校里闭环,同研究生一起完成承担的科研项目。
现在,我已不再是十年前懵懂的青年,在工作的这几年中,我独立承担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项,晋升了高级职称,获得了博士生导师的资格,2019年获得了河北省新时代“冀青之星”称号。2020年底,我荣幸的成为了九三学社河北农业大学一支社的副主委,更加明白了“责任担当”四个字的内涵。我不仅需要个人成长,还要带领团队进步。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走访调研,奋战脱贫攻坚等等让我体会
图1 在张北查看藜麦长势
到科技力量的能量,集体智慧的强大。中国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还要团结各领域的人民,同心筑梦,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
(作者:社保定市委)
信念,让我想起了......
吕赋英
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不断的思考和感悟。在我们这个时代,不缺乏物质,缺乏的是精神;不缺乏圆滑,缺乏的是一份坚守。在物质充盈、做人老道、处事圆滑的处境下,我们究竟缺失了什么?为什么生活富裕了,而我们却觉得了无滋味,精神世界愈发显得空虚和寂寞了呢?归根到底是对理想和信念的缺失!
说起信念,我想起了信念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先生。1927年4月28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从容走向绞刑架,牺牲时年仅38岁。先生生前曾是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和史学系的教授,每月拿着几百块大洋的薪资,他本可以生活得很舒适很优越,但他却选择了“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最后甚至牺牲生命的道路。由他撰写的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自己革命一生的真实写照。先生38年的短暂人生,用青春书写出伟大的信念与理想: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关于人生的目的,在先生的文章《牺牲》中我们看到了答案:“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先生的《狱中自述》重申了这一伟大理想:“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
说起信念,想起曾经看过的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始终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的理想和信念是共产主义。他用顽强的毅力经受了人生各个方面的严峻考验: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战士,在激战中头部受重伤,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在国家铁路建设工程中,面对大雪、冻土、缺吃少穿、露天住宿等异常艰苦的条件,保尔仍然忘我投入工作;在丧失劳动能力的境况下,他顽强学习,用生命写成自传体小说。书中那段名言表明了保尔的人生信仰,也对少年时代乃至现在的我都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信念的力量强大而坚不可摧。有了坚定信念,就能令人精神振奋,克服万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也不放弃自己的革命信仰。
说起信念,我想起了我的老母亲。在我心目中,母亲是一个信念坚定的老共产党员。她对毛主席无比的尊敬和热爱,对党无比的忠诚和信任,她说只要心里念着毛主席“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话,就好象充满力量一样,可以忍着饥饿去生产队干活。童年里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每年开春母亲总要去洼里给麦子浇地。那是老家东北的70亩麦田,别人嫌活累、工分少都不愿去干,可母亲觉得她是党员,别人不愿干的活,她要带头去干,于是她一个人承担了这项任务。当时的机器是立式摇把的,母亲跟男人一样学会了开机器。就这样,开春一个多月时间,她每天吃住在洼里,饿了吃玉米面饼子,渴了喝浇地的凉水,以后很多年都是如此。在母亲心里集体就是家,没什么事比集体的事更重要。而当年幼稚的我认为母亲的那些行为不可理喻,甚至错误地以为做那些事都是为了名誉。妈,原谅我对您的不理解!因为年幼的我实在不懂您怎么能够在产后十八天、冒着大雨拿着自家油布和炕席给生产队的山芋窖盖盖子;我不懂您为什么要把自家的钱和粮食送给村子里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不懂您为什么要把那人人都嫌弃的疯女人领到家里来。而最不能让我理解的是那只有电影和书本里才会见得到的情景:当年村子北边发大水,怎么也堵不住,最后是您躺在水里挡着别人才把水堵住。您做的事还有哪些?您的儿女们不用想,无需想都不会忘记:寒冷的冬天您让那在咱村子里做买卖的商贩到家里喝口热水;您给村子里的孩子们义务上课;您对住在咱家挖渠的小伙子那么好,他走时伤心得直落泪;小时候我最爱吃的就是您在大锅里烙得那种软软的金黄的鸡蛋饼,可我只有看的份,那是您给姥姥做的,姥姥是后姥姥!
最近几年全国掀起了学习先进、学习典型的浪潮,在观看电影《焦裕禄》《孔繁森》时,听见有人说,这不傻吗,哪儿有这么傻的人!我听了心里莫名酸痛,心说,怎么没有,我妈就是!母亲在世时做了那么多感人的事情,可当年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却从来都未感动过,理解过;那些被岁月隔断再也无法会面的诸多记忆,那些年母亲得的满屋子奖状,早己灰飞烟灭了吗?不,基因传承给我的印记,让我现在深深理解了母亲的信仰和信念……。
说起了信念,我想起了自己。我加入九三学社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做个有信念和信仰的人。在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统计工作的真实意义,在于它能抛开表面浮夸的数据,去撰写出反映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分析文章。倘若能让领导通过我们的报告了解基层人民的疾苦和所需,能依此制订出合乎民情、体察民意的决策,那将是我们统计人多幸福、多快乐的事情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加入九三学社是我对知识氛围的尊崇、是对公益活动的渴望,以及从平民视角反映百姓疾苦的热切!而这正是我们九三学社人的宗旨——科学、民主、爱国!
说起信念,更让我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在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坚持信仰》,现摘抄如下:在当今的时代,我唯一的害怕,是人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或许不相信了,因为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因此,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这篇文章一直激励着我做个有信仰的人,做个积极向上的人。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不管世事如何沧桑,让我们一直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一直对生活充满着热爱。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你怎样,世界便怎样!
(作者:社廊坊市委)
小山板栗之歌
姚新柱
阳光倾洒到院里的小栗树上,喜鹊在枝头歌唱,露水调皮地滚动,绿色的栗树花动人妩媚,在金色温暖下接受着爱的瞩目。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一脸阳光的大男孩小山在朗读汪国真的诗歌,他的声音醇厚深沉。他怀揣着感恩的心,迎接提前批B录取的这一天,这渴盼已久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的时刻。他眼和心都紧紧盯着查询的页面,欢呼着“北京科技大学!我被录取了!”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贫困县享受着国家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的优势,虽然青龙已经脱帽,但是政策不变。小山高考成绩532分,享受最低录取591分的北京科技大学的降分政策。这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幸运突然降临,怎能不令他欣喜雀跃,感恩国家的好政策呢?努力付出终有回报,家人企盼得到回应,家乡的未来充满希望,怎么能不吟诗高歌,表达感恩之情呢?
小山起身,站在栗花转白的小树旁,仰望天空。这些年家乡的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家乡的人儿笑声更多了。每年中秋节前后板栗硕果累累,一家人又像过年一样齐聚在院里栗树下,戴着防刺手套,说说笑笑剥栗子,欢欢喜喜晒幸福。
院里的栗树,三年嫁接,五年结果,八年才迎来盛果期。
当初家里只有院子里这一棵栗树,后来在政府的资助下领了五百株栗树苗儿,家里的平地和山地,整整十亩都栽种了板栗。寡言的父亲日出上山,中午带饭,日落下山。当初因家贫而辍学的兄长跟在年迈的父亲身后默默地劳作。
这些年,父兄在家辛勤劳作,他在学校发奋苦读。要完成父兄的愿望,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要为家族带来荣光,要成为全村的骄傲!梦想在燃烧,燃烧成青春的力量!
在班主任的眼里,五十个学生中,他是刚锥刺股、铁杵磨针的那一个;他是吟读朗朗、求索孜孜的那一个;他也是心怀梦想、情系家国的那一个。他爱家乡“都山莽莽,玄水汤汤”;他懂得 “追松柏之傲岸,仰芝兰之芳馨”;他对自己说“今日乘风击骇浪,明朝拔剑斩昆仑。”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未来的向往!”就像他在歌咏比赛时唱过的那样。在学校各种活动中都有他的身影,新长城杯演讲比赛有他的风姿,拔河比赛有他的风采,越野接力有他完美的一棒。同学们都说小山是一个阳光向上、热爱班级、友爱同学的好榜样!
今天的可喜成绩与他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正如他自己在励志成长册中写的那样,没有神州助学金,没有新长城自强班,没有永宁基金等爱心人士的资助,就没有小山的明天!他还在作文中写过这样的话:党的助学阳光,是源源不竭的动力,给寒门学子赋能,让我们充满洪荒之力,在苦难中崛起,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魔咒!
“经砥砺而嬗变,遂涅槃而新生。”
一棵板栗苗,一亩板栗树,一山的板栗飘香。春天除草,立夏开花,秋天追肥,入九剪枝。前些年一家一户五六百棵栗树一万斤板栗,增长到今年两万斤板栗,纯收入十万元。小山家板栗也跟着从大山中突围!
全县392个村,56万人,往年越丰收越卖不上价钱。外地商人压价,青龙知名度小,外人不认,20天左右反糖的糯性大的栗子再好吃也卖不上价钱。什么时候一提青龙板栗能像阳澄湖和大闸蟹那样?现在他们做到了,阿里巴巴乡村振兴特派员帮助我们开发新品——网红产品糖炒栗子老棒冰,教农民网上带货——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成了村里主播。青龙七万吨板栗,七千万的增收。
“堆起粮食赛金山,丰收歌儿唱不完。”可歌可贺!
小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到了,他的暑期工也找到了。
火红的太阳,照耀着红火的山坡,手持录取通知书的小山加入到电商行列,他,擎着党的关爱,带着对家乡的赤诚,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家乡的板栗,在绵绵的板栗山,开启独特的带货方式,他深情地唱了这首歌“我相信就是这一刻命运开始转变,这一天我开始仰望星空,发现星并不远,梦并不远……”
(作者:社秦皇岛市委)
滹沱抒怀
—一名古稀老人的深情回忆
赵会谢
巍峨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划出了山西省与河北省的分界线,一条历史的长河—滹沱河,劈山推石,自山西的系舟山穿出,冲开太行重重阻挡,一路上,汇入十二条肋肢河,始终饱含大气和激情,奔向广阔的华北平原。
滹沱河横贯东西的平山县,是我的祖籍。
我的童年,对滹沱河是爱恨交加:
村南河水中,洗澡、游泳,打水仗是我与玩伴们日常的游戏。下水模鱼,空游的鱼儿惊恐万状地钻入石缝,那一刻,自己也成了一条自由快乐的鱼。
河岸边与母亲、婶婶、大娘们洗衣的场景:选好洗衣石,鞋袜脱掉,裤腿挽起,双脚泡进水里,那细细的流水,眯着眼睛从容不迫地从脚下流过,温情脉脉,十分惬意。继而甩衣入水,提拽出水,哗啦拉水花四溅,奉棒槌衣,顿时“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那有节奏的捣衣声、潺潺的流水声和着我们的说笑声,汇成一曲动听的乡村交响乐。而随手晾在河滩大块石片上色彩斑斓的衣裳,绚丽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而汛期一至,滹沱河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中席卷着房梁、砖瓦、锅碗瓢盆,甚至是鸡、鸭、猪、羊,间或还有人,不用问,又是上游一村庄被端了!同时,村子里的吃水井被淹,河边的地被扫荡……岸边百姓,除了救援人、畜,就是捞河柴。河水退下后,便忙着整地、淘水井,如此境况,刻骨铭心。
待到少年时代,我对滹沱河是爱俱交加:
那时,我到南岸的集镇去上初中。傍晚放学回家,徜徉在河岸的地埂上,红霞悄不作声地潜进河水里,那被染红了的河水啊!波光粼粼地闪耀着金光,真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意境。在这当中,我感受了成长的快乐,也迎来了金色的收获。
六十年代,滹沱河上,只是各村轮流集资或出工,每年搭建一个圆木为桩,秸秆、木板为桥身,砂土覆盖桥面的简易桥,既短又矮,只搭在河滩里,夏雨连绵,河水暴涨,桥必垮无疑。没桥时,靠木船摆渡行人。
俗话说,隔河千里远。平日里如谦谦君子的滹沱河水,一到雨季,发起飙来,真叫人后怕。一次坐船去上学,那天,河水混沌凶猛,巨浪像是不把船掀翻便不罢休似的,船到河心,船夫使出浑身解数都没能控制住船,船打着旋儿向下游冲去。河岸上的人群尖叫着,跟着船向下游跑着,约冲了三里远,才在河道的一个拐弯处顶在一块巨石上停了下来。惊恐使我不得不借住在南岸的同学家。
进入青年时代,我才明白了它的不可或缺:
滹沱河由晋入冀,自西向东,在建屏、平山两县内蜿蜒三百余里,沿岸留下了十万多亩稻麦两熟的滩淤地,人称“滹沱百塞,唯富平山”。夏天麦浪滚滚,秋天稻谷飘香。聂荣臻司令员曾称之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沿河村庄,地肥水美,玉谷飘香。夏秋一过,堆秸如山的麦秸垛、稻草垛,像一个个蘑菇,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村庄的怀抱里,排成一街两行。我曾目睹了房上、院里的大囤满,小囤流。家住河边的同学也曾无比自豪地显摆那上顿白面,下顿大米的幸福时光。
更让人自豪的是:滹沱河畔曾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四七年,历史选择了位于滹沱北岸的西柏坡。毛主席党中央在西柏坡工作和生活的十个月,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间,但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改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为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决战,积蓄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这里,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了消灭蒋匪有生力量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线役;在这里,召开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带着一幅宏伟、壮丽的新中国蓝图,赴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在此期间,滹沱儿女承担了中共中央解放司令部万余人的生活供应、后勤保障:中央机关在平山驻过的村庄达100多个;协助中央机关建简易房千余间,修建中央大礼堂……值得一提的是,解社区第一座“红色发电站”—沕沕水水电站的建成,之所从被称为“边区创举”是因为在没有图纸,原材料极端缺乏的条件下,当地群众踊跃出工18226个,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人间奇迹。从而为北冶兵工厂提供了能源,为西柏坡中共中央驻地照明、电报、广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抗战时期,平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之一。滹沱儿女自是积极参军参战,拥军支前,滹沱河畔处处呈现“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的动人景象。
同时涌现出: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太行山铁的子弟兵”—“平山团”;“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突出贡献的百名模范人物”—“子弟兵母亲戎冠秀”战斗英雄韩增丰;牛娃王二小等大批英模群体个人。是闻名全国的抗日模范县。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土改、整党经验向全国推广,大批干部北上南下,其中滹沱儿女就有近千名之多。为全国解放做出了贡献。
仅建屏、平山两县拥军支前,共组织了2250人的担架队,580匹牲口的运输队,运送军鞋、猪、羊、公粮,支援前线,首当其冲。
革命战争中,仅平山县5万人参军,一万人为国捐躯,滹沱儿女做出了巨大牺性。
而文化战线更是令人振奋:鼓舞人民团结起来,众志成城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在滹沱河畔的北庄唱响,经久不衰!滹沱之子曹火星创作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了滹沱儿女乃至全国人民的心声,被称而“颂党第一歌”。
为根治海河、保天津、保华北、保石家庄,一九五八年三月,岗南水库正式动工兴建。拦滹沱河筑坝,一座水库整个吞下“乌克兰”十三万亩良田,一百二十八个村庄,西柏坡后靠至柏坡岭上,建屏县并入平山县,大河沿人家10万乡亲离开故土。从上缴百万斤公粮的自豪到吃救济粮的无奈;从大河边的富庶到水库边的贫困;从根据地的光荣到淹没区的尴尬,滹沱儿女所承受的苦难和落差,虽不像战争年代那么悲壮和惨烈,却是更加得艰难和苦涩。只有知道了沧海桑田的变迁,经历了风雨无常的沉重,才能理解当年生活在“晋察冀边区乌克兰”的人们,抛家舍业的奉献,不舍离乡的惆怅,从天堂跌到地狱的梦幻变化和情感历练。
滹沱儿女多奇志,敢叫山河换新颜,后靠山岗重建家园。一九七三—一九七六年,滹沱儿女总动员,在北岸引滹沱河水,修成了一条全长104公里的“人造天河”—滹北渠,使十万亩旱地变成水浇地。
继而滹沱儿女前赴后继如滹沱波浪,一浪高过一浪:
涌现出改天换地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南滚龙沟;“太行明珠”—元坊……
滹沱河上架起了小觉、长桑等多座大石桥,天堑变通途。
朔黄铁路横贯东西;闫石公路直通山西。
七六年,天不佑我中华:毛主席、周总理、朱德总司令,三星殒落,栋折榱崩,天下缟素,举国同哀,滹沱鸣咽!继承遗志,勇往直前!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滹沱河两岸:西柏坡高速,国、省、县线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旅游业异军突起,提出了“圣地西柏坡,魅力新平山”主题口号,形成西柏坡、天桂山,驼梁、古中山国、温塘为主体的红色旅游、风光游、古文化游、体闲游、度假游五大体系,年接待游客900万人次。
近十年来,中华腾飞,滹沱儿女擂新鼓,滹沱扬波作和声:
2018年10月,滹沱沿岸的平山县摘帽脱脱!
2011年,全长109公里滹沱河域生态修复工程胜利完工!
……
步入老年的我,难从割舍的滹沱情结,让我在今年的夏初时节,迫不及待地驱车从“太平活力岸,滹沱未来城”的石家庄出发,踏上了回乡路。
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儿还是那个满目狼藉如垃圾带一般滹沱河岸?分别是一道道“蓝绿交融、最美宜居”的生态景观长廊呈现眼前:
看滹沱,美如处子,娇娆多姿,俏丽霓裳;
激艳滹沱丰盈两岸:
一段是,杨柳依依栖紫燕,溪流涧涧绕田洼,乡村山野的怡淡,让人心旷神怡;
一段是,荷塘翠绿如盖,荷花亭亭玉立。穿行于碧绿与娇红交映中,风香与水润的清扬中,身与心俱沉静。
一段又墨绿的国槐,手牵手笼罩着路面,给过往行人、车辆撑起一片浓荫,带来阵阵凉爽。抬头看,一簇簇、一串串槐花如海。河上一阵风吹过,花瓣飘飘洒洒地落下,空中弥漫着阵阵花香,沁人肺腑。正是“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满满的诗情画意。
路旁,木栈道、木亭子、民俗广场等间隔座落,游客散落其中……
我感觉不是在赶路,仿佛置身于公园里,行走在风景名胜区。一股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围”一歌声,从路边口大喇叭中响起,游客群情激奋地响庄,行进中车辆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并频频探头车外呼应着,我自是心潮澎湃地加入了进去。顿时,歌声恢宏嘹亮,经久不息……
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在即,我的心情与滹沱一起奔涌,一起感慨,一起向往!
(作者:社石家庄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