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思想建设>> 学习园地

传承塞罕坝精神 汲取前进力量

作者:管理员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9-03点击数: 11552 次

塞罕坝林场是我国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自1962年建场以来,历经三代塞罕坝人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通过学习塞罕坝精神,我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和鼓舞,塞罕坝精神以艰苦创业为核心,追求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崇尚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也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第一,使命在身,接续努力甘奉献,做坚韧不拔的“奋斗者”。1962年,原国家林业部组建塞罕坝机械林场,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用自己的双手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成为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风沙屏障,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2013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张承地区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统筹推进提出要求:“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把塞罕坝所在的承德市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全面提高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京津冀生态安全,既是新时代对张承地区提出的功能定位,也是新时代塞罕坝人扛起的政治责任和神圣使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我们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弘扬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赓续这种使命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乡村振兴等最前沿迎难而上、挺身而出。

第二,不畏艰难,奋斗创新不停歇,做攻坚克难的“追梦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塞罕坝人拥有乐观主义情怀,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创造了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的绿色奇迹。之后,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这片青山绿水已经变成了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道路。2021年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推进塞罕坝机械林场“二次创业”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启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建设,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目标,为世界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本。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塞罕坝人民用激情和生命接力铸就了塞罕坝精神。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塞罕坝精神,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攻坚克难、努力创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生态文明中践行“强国有我”的誓言。

第三,绿色发展,赓续初心铸忠诚,做坚定信心的“信仰者”。塞罕坝林场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几代塞罕坝人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的旧貌换新颜的奇迹,这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也是全球环境治理的“标杆”范例。联合国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故事激励着所有人。”“这些非凡成就印证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行之有效。” 这是世界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评价。事实也是如此,比如面对显著增加的游客流量,塞罕坝建设者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科学分析,评估承载能力,严守生态红线,控制旅游景点数量与规模。塞罕坝人走出了一条真正的绿色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要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学习这种从 “一棵树”变成“一片绿”的塞罕坝精神,深刻领会扎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更加深刻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奋斗底气、担起责任使命。(马宇)

点击数:11552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