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 站内搜索: |
|
一年365天,他大约有200多天在农民的庄稼地和大棚里帮困解难,有100多天在服务点上接待农民咨询,有50多天在省蔬菜网视频服务台值班,却几乎没有一天可以轻松、安稳的呆在自己亲人的身边。
这就是九三学社社员、唐山市农科院副研究员、唐山老科协农业专家团成员、荣获2019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永存的工作、生活轨迹。似乎很简单:一点——农民,一线——农村,但他却走得很执著、很辛苦,也很欣慰、很快乐。他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家乡这片土地,深深地恋着身边的每一位父老乡亲。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大牌专家,农民本色。王永存有一段挂在嘴边的话:“农民的大事小事,都是我们农业科技干部的大事,也是我们国家的大事。我们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掌握在农民手里呀,如果解决不好农民的生产问题,靠进口粮食的话,我们的吃饭问题都要靠人家说了算,那还了得?”在他的心里,农业和农民不仅是中国的地,也是中国的天。所以,他每时每刻都忘不了从农村考上农大时那个淳朴的心愿:学好技术,帮乡亲们多打粮,让他们生活得好一些。这正是他二十多年来艰辛努力的缘由。无论是严寒酷暑,风雨阴晴,他二十年如一日,把一颗炽热的心献给农民,心无旁骛,低调做人,专心做事。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2003年唐山市第一届农展会上王永存感人的一幕;那一年,唐山体育馆成为全市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关注点。因为,农展会的新品种栽培示范在这里进行,在这个工程中,王永存负责其基础项目——栽培示范馆的土壤处理。这项任务事关整个农展会的进程和结果。为了及早完成处理土壤的任务,他投入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几天几夜连续作战,繁重的工作,大量透支了体力,他几乎累瘫了,最终病倒住院。为了不耽误工作,他挑选了离体育馆最近的煤医附属医院住院,人在医院心却在基地,晚上在医院输液,白天照样到会。不只是为了这次展览,因为很多农民知道王老师在这儿,有的拿着发芽的种子,有的拿着病秧子来找他咨询。这些农民不愿意放弃这样一个能够当面请教王老师的机会,而王老师也不想失去这样一个为大家服务的机会。
几年前,滦南县安各庄镇栽种的上百亩露地黄瓜发生了白粉病,这一品种极其稀有,是花费巨资从日本引进的用于腌制酱菜的新品种。白粉病的发生将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王永存接到求助电话,当时正下着小雨,他深知白粉病的厉害,宜早不宜迟,立刻奔赴现场。当他下午4点赶到田间时,地里泥泞不堪,他干脆脱了鞋,光着脚一块地一块地仔细地查看,当把最后一块地看完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了。查完病情后,他开出了药方。天晴后百姓根据他开的药方喷药防治,很快控制住病害,不仅给瓜农挽回了损失,还比以往大大提高了效益。农民们高兴极了。
天下都知农民苦,选择农业,就要同农民一起吃苦。这些年,王永存的技术、王永存的名气就是在同农民一起吃苦中增长起来的。 说到苦,王永存的爱人、他的大学同学刘桂芳是最好的见证人。前些年,爱人经常跟他一块下乡,俩人一起下地、钻大棚,指导农民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锻炼的过程,回来就作总结。为了总结预测病虫害的情况,王永存每天把手机里的天气预报摘下来,记录在大本上,通过每天的天气情况积累经验。有时手机短信弄丢了,还让爱人作补充。十几年来每天必做,这样的记录他已经积累了好几本。所以,走到现在成为一个有问必答的专家,他历尽了艰辛。爱人记得很清楚,有多少次赶上夜间下冰雹或者下大雪等恶劣天气,农民一个电话,他拿起手电筒拔腿就走,看着他消失在茫茫黑夜,爱人的眼圈红了。有两次赶上大年三十儿,农民的大棚出了问题,他放下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的亲人,立刻赶往大棚。
一次,滦县的农民请他去看花生病害。那年赶上水大,花生果实不饱满,那么,除了水大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他把土壤拿到实验室做实验对比,得出结论后,又返回去告诉农民解决的方法。结果,车在半路出了故障,他把车放在半路,打车到农民的大田里。农民感激他的真诚和技术,一定要送他回家,可是他生怕麻烦大家,隐瞒了车出故障的情况,自己坐班车回到半路,设法把车修好。等回到家时已是深更半夜。
作为唐山市农科院副研究员,王永存在服务和实践中学习,并潜心科研课题的研究。十几年来,共获得科技成果12项,发表论文30多篇,合作编写论著两部。唐山电台、电视台的各个栏目频频请他做台、出镜,王永存不仅是唐山农民家喻户晓、随叫随到、手到病除的明星专家,在河北,甚至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全国各地的农民通过网络、电话向他咨询,有时,他还被邀请到外省现场指导。
牌子响了,名气大了,可他依旧和蔼可亲,简朴如初。有亲戚朋友劝他,你这么有名气,也该穿戴讲究些,看你穿得这破破烂烂的,哪像个高级知识分子啊。他却说,“整天下地穿啥好衣裳啊,你把问题解决了就行了,我西服革履的到地里去,怎么干活?穿得随意些,让农民感觉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其实,我就是一个农民,只不过是上了几天学,有幸为大家干点事罢了”。
开滦集团在赵各庄有一片采空区,他们想把这片地利用起来,就雇用了一些从这片采空区搬走的农民来种植,但是粮食产量很低,原来每亩可以打七八百斤,现在还是这片地,还是这群人种却只打二三百斤,原因在哪呢?他们就通过在开滦矿务局工作的王永生找到弟弟王永存,请他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王永存实地察看后说,地没有问题,种子也没有问题,就是人的问题。因为这些农民得到土地补偿金后,觉得自己有钱了,就不好好种地了。这本不是技术问题,可王永存还是要管,他把那些农民叫到身边,恳切地说,我今天给你们上课,不是给你们上咋种地的课,而是咋对得起“农民”这两个字的课。你们是农民,不能脱离农民的本质,你不好好种地,你连这块土地都对不起。那些农民听了专家的话哑口无言,深深地被眼前这位大牌专家的惜地爱农之心所感动。事后,赵各庄矿的工作人员对王永存的哥哥王永生说,你弟弟可真是一个地道的农业专家。
王永存说,我对土地就是有一种深深的感情,有一种解不开的情结。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有情有意,善小而为 不因事小而不为。农民的事再小,在他眼里都是大事,为了农民的一棵树,他也可以跑一百多里路,往返两次舟车劳顿。
去年春天,原唐海县的一个老太太打电话,说家里有一棵花椒树,今年花儿开得太少了,希望他给予指点。虽然,唐山的花椒树很少,而且他对花椒树研究较少,但他还是决定亲自去看看。当他来到老太太家时,看到整个大院只有这一棵不大的花椒树。老太太看王老师亲自到家指导,喜出望外。她说,这棵花椒树虽不大,却已伴随她几十年。看到老太太对花椒树的感情,王老师与她有了一种天然的默契。他认真检查了花椒树的情况,拍了照片,回来他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了有关林果专家。他第二次来到老太太家,告诉她老人家,花椒树就是该剪枝了。随后,又教给剪枝的方法,而且把打印好的注意事项、管理方法,交给老太太。看到一个这样有名的专家,为了她的一棵小花椒树,来回跑了2趟,老太太感激万分,赶紧把儿女们都叫过来,一定要请王老师在家里用午餐。王永存婉言谢绝了。 他说,他的经验就是由解决老百姓的这一件件小事积累起来的。 丰润区的东欢坨村,棚菜刚刚起步,去年亏损严重。其中有一户叫孟庆玲,一个西红柿大棚才收入一千块钱,净赔了一万多元,几乎想放弃经营。王永存帮她出了一个主意,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来管理,提高品质卖高价。为了这一个棚,王永存一周要去两到三次,关键时期就呆在棚里,教她怎么做。果实成熟后,王永存找来亲朋好友过来采摘,既帮她卖了个好价钱,又让大家吃到了健康的原生态西红柿。同时,王永存还想以她为示范,带动更多的人,带出一个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今年,孟庆玲的这一个大棚卖到四穗果时,收入已达到两万元,她对王老师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而王永存也由此为绿色蔬菜的生产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在唐山,很多农民管他叫“小神仙”,这个称谓是对他精湛技术最通俗、最实在的褒奖。一位农民说:“有一次她家的蔬菜出了问题打电话向他求教,王永存问,你是不是施鸡粪了?是啊,是不是施的肉鸡粪呢?唉呀,王老师说的就像他眼瞅着我怎样经营的这块地。而且我们按照他指点的那些方法肯定一弄就对了,所以我们都管他叫“神仙”。
的确,他的技术名不虚传。正是他这身手不凡的技术,吸引了省内外很多农业技术投资商的眼球。有的老板要高薪聘请他当技术顾问,有的想拉他一起入股办咨询公司。这些年,社会上想利用他的技术和名气赚钱的人不计其数,他都一一婉言谢绝。有些人跟他自己说不通,就想通过亲戚朋友来劝说,但都没有撼动他为农民义务服务的信念。
他说,“国家刚刚取消农业税,农民本来种地就不挣钱,作为国家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干部还放下农民去搞这一套?这是万万不行的。从农民那里捞钱?不用说从道德上,从良心上过得去吗?我绝对不从农民身上拿一分钱的。党和国家给我的工资够花了”。 近些年,农民因为种子、农药等问题打官司是常事,王永存经常去当专家鉴定组的组长。这在有些人看来可是有油水可捞的美差,而王永存只把它当作一个为农民主持公道的舞台。
三年前的一天,一个他并不认识的人到办公室来找他,专程感谢他几天前为他们出面鉴定打赢了一场官司。那人走后,王永存看到办公室多了一个提包,他打开一看,是满满一提包现金。他马上意识到,是那个人故意放下的,赶紧拎起提包往外追。追到门口把提包硬是塞给来人。对他说,我办任何事都是实事求是,办案子,更是不偏不倚。这种钱我不可能收。
有人说,王永存的身价已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但他从来不为金钱所动。他说,离钱近了,离农民就远了。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百学不厌,百问不烦 原本,王永存是研究大田作物和蔬菜方面的专家。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他发现,老百姓并不知道技术人员专业分得那么细,就知道你是农业专家,我们家有啥问题我就问你啥问题。他想,农民问问题的时候,你不能总是解释你不是那方面的专家吧?要当就当一个不让农民失望的专家。所以,这些年凡是与农业有关的、农民需要的,他都潜心研究。为了达到“老百姓问啥我就能答啥,答啥就能答对啥”的目标,他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领域,扩展自己的研究范围。现在,他的手机就是全国农民的热线电话,他每天大约接100到200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问题千奇百怪,他都信手拈来,问不倒,问不烦。在采访他的半个小时中,就有丰南稻地和张家口的2位农民打电话咨询。夏天,农民早上四五点钟就给他打电话,晚上十点多钟还有咨询。有些农民还时常找到家里咨询,他不在家时,爱人就把农民拿来的病秧子挂在家门口上,他下班第一眼就能看到。所以,很多时候王永存回到家里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起病秧观察,解答农民问题。 无论是本市还是外省市请他排忧解难,王永存都能手到病除。所以,“小神仙”的绰号之于他,是当之无愧的。
他特别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每次农民咨询,只要他能到现场亲自看的,一定要到现场。这不仅是对现在咨询的农民负责,也是为以后积累经验。而且他认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土壤,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作物的生长状态、发生病害的情况是不同的。他必须掌握尽可能全的第一手资料,所以,他不惜一切时间,不失去任何机会,一丝不苟、不偏不倚地去解答、研究好农民的每一个问题。 为了做到为农民推荐的农药万无一失,有新农药品种上市他先让两个在农村的姐姐做试验,得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让更多的农民使用。他宁可让自己的亲人吃亏,也不让其他农民受损失。 到处都是他解决问题的现场,到处是他给农民传授知识的课堂。
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场景。一天,王永存回老家沙流河杨家屯发丧去世的叔叔,在发丧的间隙,有人发现了人群中的王永存,就不知不觉地咨询起庄稼的病害问题来,结果,咨询的人越来越多,围拢过来听的人也越来越多。一群穿着孝服、戴着孝帽的人,围拢成了一个临时的技术讲座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世上少见的吧!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亲情难舍,民情更深 在工作和亲情的天平上,他总是把工作排在第一而宁可愧对自己最亲的人。王永存的父母已经年近八旬,是一对非常善良、知情达理的老人,他们的六个儿女又都是出了名的孝子。对于儿子永存有能力为乡亲们做贡献,老人既支持又自豪,即使无暇照顾自己也毫无埋怨。 三年前的一天,母亲说让永存腾出一天时间开车拉着她去天津看看病中的大舅。当时,正值大棚菜病害严重时期,他一天跑几个村庄,十几个大棚,还有一大堆急得团团转的农民在等他排忧解难,耽误一天的时间,对于农民来说就可能损失一年的收成啊。可是,这么多年母亲总是理解自己的繁忙,从来没开口利用过自己时间。这让永存犯了难。平时在母亲面前言听计从的他不得不恳求老人家:“等几天行吗”?看着实在忙碌的儿子,母亲只好让不会开车的小儿子陪她坐火车去了天津。因为当天没能返回,住在天津的母亲摔了一跤,把腿摔断了,至今还坐着轮椅。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王永存每当提及母亲受伤的经历,便控制不住心疼的泪水。他说:“要是我能腾出一天时间开车陪母亲去天津,当天就能返回,母亲也就不会摔伤,可是,我没有做到,这在我的心中始终是一种抹不掉的愧疚”。现在他弥补母亲的方式就是,一天工作下来无论多累,只要不是下班很晚,他都利用晚上时间来看看母亲。
母亲说,我高兴,我们永存干啥啥中。 哥哥说,他跟土地有一种情结。 女儿说,爸爸对农民比对我还要好。 爱人说,他对农民已经放不下了,像是农民的亲儿子。 农民说,他真正是我们的主心骨。
一片沃土,一生情怀,一个“农”字,一腔热血。为了这片深情的土地,为了他和农民共存的那一片天,他要用毕生精力去倾注,他要用真挚的爱恋去美化。他希望把自己的所有智慧都点化成农民丰收的果实;把自己的所有真情都变幻成农民最甜美的笑容。(社唐山市委 王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