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社内英才>> 身边榜样

转载:一项为河北农业重新定位的重点提案

作者:中国科学报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18-06-25点击数: 5804 次

■本报记者 沈春蕾 通讯员 王超

“应立足新时代历史起点,把河北省的农业定位从服务全国粮食安全调整到服务京津冀的区域需求上来,合理计划和安排农业生产规模,引导农业发展由注重产量向‘节水提质增效’转变,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日,河北省政协公布了2018年度10件重点提案,一件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提案位列重点督办提案之首,提案人是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中科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沈彦俊研究员。

沈彦俊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道:“这些年来,我们实验室一直关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用水效率提升中的科学问题,希望为解决农业和生态争水问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途径。”

让农业还水生态

近几十年来,京津冀地区降水有微弱减少趋势,水资源长期入不敷出,地下水连年超采已经造成各种环境和生态问题。沈彦俊指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过去三十多年来,河北省承担了国家解决温饱的重要任务,我们多年来的研究结果也证明,农业生产是造成这个区域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超采的主要诱因。

他带领团队研究发现,仅河北中南部平原自1984年至2008年的25年间,粮食总产量就达到6100亿公斤,依靠超采地下水实现的粮食增产达到1900亿公斤,为此消耗掉的地下水储量约为1400亿立方米。

河北省为全国解决温饱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付出了严重的地下水超采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代价。“平原区地下水全面超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复合型地下水漏斗区。坝上地区近20年来的地下水超采更为严重,地下水位的快速下降引发了湖泊干涸、防护林大面积死亡、土壤沙化等生态危机。”沈彦俊说。

他认为,河北省的农业定位应该进行及时调整,从服务全国的食物供给调整到服务京津冀地区对优质粮食和肉蛋奶等产品的区域需求上来,大幅度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同时降低农业生产强度,大量节约水资源,为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生态环境建设腾挪出更多的水资源。

“我们认真分析了河北省农产品的产量和京津冀的需求量,结果发现除了粮食过剩以外,蔬菜和水果的过剩更为严重,肉蛋奶和水产品也都全面过剩。”沈彦俊说。

蔬菜和水果都是高耗水的农产品,该团队分析发现,河北省的蔬菜年产量已达8000万吨,而京津冀地区总消费需求仅1200万吨。白洋淀上游蔬菜和水果的种植面积比上世纪90年代分别增加了4倍和2倍,这也是造成白洋淀和雄安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张家口地区蔬菜产量高达740万吨,马铃薯产量44万吨,大部分销往区外,甚至出口。这相当于在缺水区用地下水生产农产品,然后将水资源出口到其他区域。解决的办法就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大力推行节水型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构建合理的山水林田湖草国土利用格局体系,以实现“水—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针对河北省农业生产现状,沈彦俊在提案里主要提了三点建议:重新定位河北省农业的服务目标,调整到服务京津冀的高端需求上来;为防止过剩生产,建立专业化的农业生产者协会,统筹安排生产,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农业发展由注重产量向提升质量和效益转变。

谈及推动这个提案落地,沈彦俊告诉记者:“因为提案涉及的行政部门可能多达十几个,接下来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将有一系列沟通协调等协商活动,逐步推动提案的落地。”

关注水资源管理

虽然沈彦俊提交的是一份关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提案,但他也指出,农业的发展不能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农业需要为生态“让”水。

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历来存在“九龙治水”的现象,“很多不同的部门都涉及水的管理,政出多门,部门利益交织和牵制,最后结果就是水资源管理的低效性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沈彦俊说。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开始落实,新的行政机构设置以“事权”为准来进行行政机构的撤并和改革。沈彦俊相信在这种新的管理机构下,水资源管理效率会得到显著提升。

在农业水资源研究方面,他认为应首先解决政府、研究机构和农业生产主体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在政府的水行政部门、农业部门与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和沟通机制至关重要。

“一方面,大学和科研机构与农业经营主体紧密结合,针对不同生产主体的特点研究农业节水技术与农业栽培模式;另一方面,政府与科研机构紧密结合,从农业的产业规模和结构上进行宏观指导,并进一步增强农业节水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体系,在传播节水生产技术的同时,加强知识的传播。”沈彦俊以荷兰为例指出,荷兰有政府成立的知识推广中心,该中心不仅仅限于推广技术。

沈彦俊还指出,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税这一政策,严格和科学地管理机井的抽水量,利用价格杠杆推动农业节水的创新和实践。

以成果回馈社会

当前,京津冀一体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雄安新区和张北地区是河北省发展的两翼,要实现两翼的比翼齐飞,水资源的安全保障和高效利用至关重要。

沈彦俊带领的中科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也将这两个地区的生态建设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科学问题作为研究活动的核心,部署了科研团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据悉,中科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参与了“雄安新区水城共融建设战略咨询研究”项目,该项目是由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直接下达的一项重要咨询任务。其主要目标是识别雄安新区建设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预估雄安新区建设中水安全面临的直接与潜在的风险与胁迫,提出保障雄安新区“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建设的水安全战略对策与建议。该重点实验室近期也在推进张家口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工作,项目工作得到张家口市政府重视。

沈彦俊也是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的执行主任。该实验室依托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5年,以农业节水理论与技术为主开展研究和推广工作,主要侧重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机理和节水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他介绍道:“两个重点实验室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了从植物遗传学基础的分子层面到农田水分高效利用,再到区域层面的水资源高效管理的多尺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框架。”

在区域层面上,科研团队以耗水监测、农业结构调整、水足迹评估等为主,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开展工作,形成了基于农情物联网和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河北中南部平原农情监测快报》等产品,定期推送到水利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服务。

对于华北平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沈彦俊率领的两个重点实验室的成员以自己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积极向国家和省撰写政策建议报告。“过去5年中,我们累计提交14份建议,其中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的政策建议5份,获得省级领导批示的建议3份;有些建议也以政协提案的形式获得重视,并推动相关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方面的政策制定。”

科研团队提出的改变农业种植制度和科学休耕、限水灌溉制度等研究成果,已经被采纳作为河北平原地下水超采治理的主要技术措施,使科研成果得以服务社会。未来,该团队将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深化研究活动,为京津冀地区的绿水青山再造作出科技支撑,服务该区域的美丽中国建设。

 


点击数:5804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