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专题集锦>> 九三学社河北省委成立30周年

九三伴我而成长 我以九三为骄傲

作者:周计春来源:发布时间:2014-09-09点击数: 3744 次

    我是一名大学老师,在河北中医学院医史文献教研室工作,教《中国医学史》《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等课。在中医学院当老师,不管教中医哪门课,基础也好,临床也罢,都应当会看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讲好课,所以我每周还要出三个半天的门诊。

    我是一名九三学社社员,2000年入社,当时33岁。那时,加入九三学社的目的,就是认为九三学社是以科技界知识分子为主的党派,崇科学、尚民主,心即向往之。我如愿成了九三学社的一员,并随九三而成长。2009年,担任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委员、河北中医学院支社主委,2013年荣任石家庄市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既然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党派,九三学社社员就应当是最优秀、最具知识分子优良品德的知识分子。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我在工作中一直这样要求自己,耿耿情怀为学生,拳拳之心为病人,关心中医发展,心系学校振兴。

    现在,中医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多是留校或者硕士、博士分配过来的,出了校门就进校门,只会讲中医,不会用中医。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看病处方就不会了。学历很高,可大部分精力用于实验研究,中医的功底很差。自己不会看病,又怎么能教出会看病的学生呢?对此,我非常忧虑,作为九三人,我决计首先从自我做起。在人生最宝贵的时间里,我没有跟风上博士、拿学位,而是参加了国家中医局举办的中医“名师带徒”学习,师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刘亚娴教授。我如饥似渴地扎到门诊,白天侍诊,晚上看书,总结经验,发表论文。临床进步很快,并在结业时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后来,又考上上海同济大学颜德馨国医大师举办的中医大师班,做了三年的访问学者。这个班包括台湾、香港地区在内,总共才招了十名学员,河北仅我一人被录取。每月一次的上海集训,确实很辛苦,但见到了包括六位国医大师在内的几十位名医,让我开阔了眼界。学员的水平也很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使我的中医功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师带徒和访问学者的学习经历都没有博士学位,但我不在乎,因为我认为我在追求中医真谛,所以不以得失为患。中医博大精深,学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还将继续努力,真正继承中医学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为百姓解除病痛,或如古语所言“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在的考评制度也存在很大问题,大夫看病好不好没关系,有课题就能评主任;教师上课不认真没关系,论文多就能升教授。可我认为,教师首先要把课讲好,否则愧对学生。由于外出学习经历,眼界开阔,加上我非常重视教学工作,教学投入精力较多,上课形式生动,内容丰富,在学生中受到好评。在河北医大期间的学生考评中,我基本保持全校前50名的位次。虽然没有什么奖励,但我作为一个九三人,我欣慰,我是一名合格的教师,我问心无愧。

    河北中医学院,在河北医大期间也一样,和外界交流非常少。我是北京中医学院毕业的,我知道我的好多知识和见识是在听讲座和对外交流中学到的。我深感,我们学校和北京、上海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比,没差在“白天”,而差在“晚上”,也就是说没差在必修课上,而差在选修课了,我们学生差的是见识和自信。我想,作为九三人,我应做到前边。所以我就动脑子开选修课,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结合我们教研室学科特点,几年来我先后开设了《河北历代名医简介》、《国医大师学术思想简介》、《中成药漫谈》、《古迹名胜与中医药文化》四门选修课,讲课方式多采用漫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上就能记住一些东西,而最主要的则是开拓思路,引导学生自学,把学养灌注到学生的血液里,让他们脑子里有中医的智慧,眼神里有知识的力量,身上有学者的气质……

    每开一门新课,都要搜集资料,做课件,需要下不少功夫。如果按学校的评聘标准,这些都是徒劳的。有些老师,热衷于课题的申请,对开选修课不屑一顾。我却给自己定计划,在退休前要开够五门高品质选修课,这在中医学院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我这样做,是为了学生,为了学校,也是为了中医,我也很享受这样的教学过程。

    学生听过我的选修课后,有的到门诊跟我学习,我在讲解的时候,常给他们布置一些题目,让他们试着写论文,然后我帮他们修改发表。学生看到自己写的文章见诸报刊,对他们来说,也是莫大的鼓励。

    其实,至拙就是至巧,看似上选修课事倍功半,但我却认为,厚积就会薄发。在上选修课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课题思路。如在《中成药漫谈》这门课里,我讲了很多中成药文化的知识,研究这类内容的人很少,我以“从中成药文化研究引导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为题申请了课题;《古迹名胜与中医药文化》是集历史、地理、旅游、中医文化于一体的课程,在备课积累资料的基础上,我以“河北省中医药文化景点‘网络窗口’建设”为题申请了课题,介绍河北名医刘完素、李杲故里的文章《一生志完素,终至通玄处》、《东垣古城今何在?》都是在开了选修课的基础上才写出来的。《从历史角度谈扶阳学派的复兴》一文获上海颜德馨第五届优秀论文一等奖。

    在门诊,我也按照九三社员、政协委员的高标准对自己在品德、技艺两方面严格要求。孙思邈早有告诫:医乃仁术,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在门诊,我喜欢用经方、古方,药味少而精,从来不开大处方。常言“药过十三,医生不沾”,可现在好多中医处方少则二十味,多则三十多味,个别开贵药以谋利,实失医者之德。

    既是九三社员、政协委员,理应心系学校的发展。2013年,在中医学院刚刚成立三个月的时候,国家中医局发出《开展第二批国医大师评选工作》的通知。国医大师的评选是国家引导中医按自身发展规律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之一,首届是在2009年评出的,全国仅30人,河北无人入选。而国医大师对一个地区的中医的发展意义重大,河北中医学院刚成立,适逢此良机,如能在中医学院产生一位国医大师,对新中医学院发展非常有利。当时,新学校领导正忙着安排干部,而且没有从事中医专业的,不知道是否了解国医大师评选的重大意义。当时我忧心重重,怕学校错失良机。经与九三学社河北中医学院的基层负责人研究后,急拟了一份《关于第二批国医大师评选工作的建议》,以九三基层组织集体的名义经刚刚上任的宣统部部长提交给学校领导,建议学校高度重视此事,不认为只是个人荣誉的争取,而是学校在全国争位的重要一步。

    其实当时也有些犹豫,因为不了解新领导什么脾气,领导见到这份建议后会有何反应。但后来想,我们完全是出于公心,耿耿中医情怀,拳拳兴院之心,不是为一己之私利,丹心一片,何需顾虑太多。后来得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任组长。全程跟踪,宣传推介,最终中医学院李士懋教授被评为第二批国医大师,实现了河北省国医大师零的突破。

    成为市政协委员后,我参政议政的意识渐渐增强,时刻关心石家庄市的和谐发展。曾提过关于虚假医疗广告治理、公园噪音治理、中医药文化建设等多项建议。我认为,提提案一定要先做调查研究,分析问题的原因,了解解决问题的难处,或可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来。

    九三学社是知识分子为主的党派,人才济济并具有优良传统。作为九三人,在人生目标的追求上,就应有“先天下之忧”的责任,“后天下之乐”的胸怀。继承九三光荣传统,心系国家,追求真理,惟道是奋,而不是惟利是趋,过多顾虑个人的得失。

    九三伴我而成长,我以九三为骄傲!(九三学社石家庄市委委员、九三学社河北中医学院支社主委周计春)

 

 

点击数:3744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