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社内英才>> 缅怀先贤

冀中抗日英雄贾正喜:口述历史祭奠战友英灵

作者:杨光福来源:发布时间:2015-08-04点击数: 10564 次

    2014年04月01日,我到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中心卫生院出诊,接诊了一位94岁老人——贾正喜,老人家是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王村人,他是小说《敌后武工队》和电影《敌后武工队》中抗日英雄贾政的原型,是叱咤冀中的“豁口牙”,被誉为 冀中抗日英雄。我见到的贾正喜老人,皮肤黝黑,身子挺拔,虽然是身穿便装,但丝毫不减军人风范。几位乡亲见我非常恭敬贾正喜老人,对老人的故事很感兴趣,大家纷纷讲述起贾正喜老人的故事,称他是“敌后武工队最后的老兵”。乡亲们说贾正喜老人心中时刻惦念着离开他的战友们。近几年老人历经千辛万苦,百般磨难,终于完成了敌后武工队的口述历史,出版了《贾正喜详说敌后武工队》,以此祭奠战友英灵。

 

 

图1:杨光福教授与抗日英雄贾正喜老人合影。

       

 

图2: 一位老战士的敬礼

 

 

图3: 给6岁的外孙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图4:老人苍劲有力的双手翻阅着历史的回忆

     

“解甲归田”的耄耋老人

    贾正喜13岁丧父,16岁打长工,18岁参军,同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他参加了冀中军分区第九分区18团,一直活跃在冀中平原。1942年以后,他按照上级指示,加入敌后武工队。他是纪实小说《敌后武工队》中贾政的原型,也是敌后武工队唯一在世的抗日英雄队员。

    昔日勇敢的“神八路”已变成今日慈祥的老人。老人的家简陋而整洁,三间老屋,正屋墙上挂着毛主席的大幅照片,在照片旁贴着一张祈求平安的红色剪纸,这是老人的杰作。逢年过节,老人从不祭拜,只是用这样一张张剪纸添添喜气。

    贾正喜有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大儿子是他在敌后武工队的一位战友的儿子。当年,老战友与妻子离婚,不到一周岁的孩子没人管,贾正喜和妻子商量后,就把这个孩子接到了自己家,后来便过继过来,成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大因镇王村位于徐水县城西南,全村2000人,其中90岁以上的只有5人,贾正喜排第二。他的家就是这些老人们的“据点”。“我们很多人虽然不认字,就爱看国家大事。”老人笑着说。

二  老英雄的“生死之辩”

    虽然见面时间不长,但老人很快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生产队长时带队挖西大洋水库的事情。1999年,一部根据小说《敌后武工队》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映,原本满心期待的贾正喜发现电视剧的最后一集中,根据自己塑造的人物贾政被日军的炮弹炸死,而且电视剧标明是反映“燕赵儿女浴血奋战的真实故事”。电视剧的情节使多年来在当地备受尊重的贾正喜成为怀疑对象,很多人说贾政已经死了,他这个贾政是假的。

    为了给自己正名,2004年,老人经历了一场 “生死辩护”的诉讼。经过河北省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终审,贾正喜老人获得了5万元的经济补偿。老人家说: “我是敌后武工队最后一个兵了,这份荣誉我得守住。”

三  老兵口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敌后武工队真正的事迹,在好友杨学德的帮助下,老人开始整理关于敌后武工队的口述史。

    杨学德和他的同事记录了贾正喜的口述内容,还同老人一起寻访当年的战友,重走昔日战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图片。经过4个月的努力,《贾正喜详说敌后武工队》出版。

    说起当年武工队的事,老人满是皱纹的手在书上摩挲着。老人不识字,但每一页的内容都能说得清清楚楚。老人翻到了最后一页,上面记录着敌后武工队46人的名字和住址。贾正喜读着,陷入了回忆中。杨学德说,这46个人都是老人一点一点想出来的,他不希望自己死后队友也被人遗忘。

(作者: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支社原主委 杨光福)

 

 

点击数:10564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