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社内英才>> 缅怀先贤

用九三情怀谱写的太行之歌

作者:弓运泽 王烨来源:发布时间:2015-06-01点击数: 10318 次

用九三情怀谱写的太行之歌

——追忆著名水土保持专家、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于宗周

 

人物小传

 

    于宗周,1936年9月8日生,河北廊坊安次区人,九三学社社员,1961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同年分配到河北农业大学任教,从事水土保持及平原绿化教学工作,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理事,中国林业区划研究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分会理事等职。

 

 

 

 


 

    料峭春寒里,著名水土保持专家、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于宗周教授因病离世,享年80岁。遗嘱里,这位一生痴绝于太行山区开发治理工作的老先生,要求把骨灰撒到他投入精力最大的太行山前南峪的土地上,永远守护这个现在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太行山,位于华北平原东侧,绵延800余里,浩荡苍茫,巍峨起伏,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因其孕育出“愚公移山”的寓言而积淀着奋斗不息的情怀。上世纪末,太行山区因交通闭塞、干旱贫瘠,许多地方农民生活困难。为帮助山区农民摆脱贫困,从1979年起,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河北农业大学先后组织了近百名专家教授深入太行贫困山区,依靠科技开展绿化和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于宗周教授就是“太行山道路”早期重要的建设者之一。

太行山上科技歌

    于宗周的一生与太行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64年开始,他就进入太行山蹲点搞山区综合开发治理,一干就是三十余年。

    于宗周多年来把太行山看作是自己的第二个家。忙起工作来经常顾不上家,两个女儿出生时他都没有回家看看,在二女儿于爽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出差在外,一年下来也见不到几次。于宗周的爱人介绍说,他有一个专门放着洗漱用品、针线等的旅行包,几十年来,每逢出差他都会背着这个包吃住在山头。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风吹日晒,霜打雨淋,扛着测试仪器翻山越岭去测量水土流失数据。曾经有一次,为获取最佳数据,他在深更半夜冒着瓢泼大雨跑到山上的观测点,在泥水中一蹲就是几个小时,累到最后直不起腰来。

    一次次充满苦和泪的艰辛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于宗周也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国内著名的水土保持专家。他曾先后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论文29篇;获得科研成果8项,其中两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6项属国内领先。

    于宗周在国内较早地将生态经济学理论应用到太行山区开发治理工作中,总结出了一条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可使山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山区开发治理新路子——“低山林果小康工程建设技术体系”;研究出了低山片麻岩区“林果生态经济工程模式”及其评估指标体系,创编出了不同类型山地林果生态经济系统工程优化形式;运用“聚集径流”理论,研究出了采用隔坡沟状梯田技术建设山区,开发治理“早、薄、蚀”山场关键性技术,即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等。这一项项沉甸甸的成果正是于宗周辛勤工作的体现。

上世纪90年代,河北农大的“太行山精神”享誉全国,多家媒体广泛报道河北农大师生十几年来扎根太行、致富太行的先进事迹,于宗周的先进事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光明日报以《把论文写在山上》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多年后,于宗周提起此事依然自豪地写道:“多年来,我把自己的事业同‘山’紧紧连在一起,把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山区人民,让一片片荒山、秃山披上绿装,让一条条穷山沟变成金银沟”。

九三社员引路人

    于宗周1995年加入九三学社,1996年当选九三学社保定市第八届委员会主委,主持全面工作,1997年当选为九三学社河北省委第四届副主委,同年当选为九三学社第十届中央委员。曾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九届河北省人大常委、第六、七届河北省政协委员、第八、九届保定市政协副主席。

    于宗周在长期担任九三学社地方组织领导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团结引领广大社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基本制度不动摇,继承和贯彻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赢得了社员的尊重和支持。他不仅在学术上令人敬仰,在思想政治上也同样堪称表率,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敢于担当和面对。他不断完善机关建设、组织建设等工作制度,使各项党派工作全面加强,为统一战线和党派合作事业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多年来,于宗周在山区开发、农业教育和参政议政上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社会上尤其是太行山区享有较高的名望和声誉,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表彰和奖励。他说:“能看到山区人民脱贫了,是自己最欣慰的。知识分子存在的价值只有在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太行山前南峪村,这个他投入毕生心血的地方,如今已是果园飘香、森林环绕、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享有“太行明珠”之称,植被覆盖率高达94.6%,1995年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五百佳”提名奖,被林业专家赞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

    于宗周在入社申请书中最后写道:“我愿意将所学,为我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进步,为生产力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奋斗终生。”这也正是于宗周一生的真实写照。

议政建言履职责

    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于宗周深感肩头责任的沉重。他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注国计民生,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他注意把自身专业知识同建言献策职能结合起来,以服务“三农”为着力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提案建议接地气、针对性强,很多建议并被政府采纳或受到了媒体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多次荣获“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和奖励。

    1991年至1994年于宗周亲自参与推广“林果小康工程建设技术体系”216.97万亩,社会纯增收6.19亿元,保土21.23万吨,保肥32万吨,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于宗周退休前在省、市、县举办培训班39期,受培训人员1874人次。亲自参与太行山区开发治理30余万亩,有9个村、上万人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

    内丘县富岗村,原来也是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山村,从1992年起于宗周带着课题组来到这里,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建设沟状梯田,采用先进技术栽种苹果,使“富岗苹果”营养和口感达到了奥运会食用果品标准,富岗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燕赵都市报》2002年3月7日刊载了一篇《委员于宗周对治沙中的急功近利行为提出批评》,文中提到,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将治沙款挪用种植葡萄,对由此将会引起地下水短缺、沙化范围扩大等恶果却不察不觉,于宗周对地方政府的这种短视行为痛心疾首,可以看出于宗周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忧国忧民情怀。

    2005年,为解决保定市白洋淀面临干涸的问题,作为白洋淀上游生态建设的倡导者,于宗周提出:“白洋淀、河北平原、河北山区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针对上游旱、蚀、土层薄的特点,应采取“以灌草为主、封山育林,采用隔坡沟状梯田等技术来控制水土流失,调节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此建议很快被保定市采纳并于该年10月确定了《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的实施方案。

德范长存照后人

    于宗周退休后,依然积极发挥余热,退而不休。在学术上指导学生、撰写论文、诲人不倦、笔耕不辍;心中还时常牵挂着太行山的草木山水,惦记着太行山的穷苦百姓,关注着山区农村的发展建设;在社会工作上,仍然关心政协事业和九三学社的发展,关心下一代骨干的培养,出谋划策,悉心指导,展现了一名老主委的高尚情操和高贵品质。

    现在,于宗周先生走了,他一生都奉献给了太行山区的广大人民,都奉献给了山区开发的科研工作,都奉献给了林学科学的教育事业,可谓“太行之子”;于宗周身为九三社员,以身作则,不仅在学术上屡攀高峰,在政治上也是立场坚定,思想上不断进取,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参加社会服务,为我们九三学社新社员树立了学习的榜样。他就像一盏不灭的明灯、一支燃烧的蜡烛,不断地向周围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照亮了他人前行的路,温暖着自己,更温暖着众人的心。

    于宗周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的优秀品德、高尚情操和大家风范将永远值得我们年青一代九三人学习、尊敬和怀念。

 

                                          ( 九三学社保定市委    弓运泽  王烨)

 

点击数:10318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