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思想建设>> 学习园地

西柏坡统战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赵丽娟来源:发布时间:2017-09-05点击数: 4882 次

西柏坡是我国统战文化和多党合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中央统战部在这里组建。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扎实有效的一段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真正成为密友党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在西柏坡统战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西柏坡统战文化不但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成为实现伟大民族中国梦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按此定义,文化涵盖了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它既是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维系社会成员的精神支柱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统战文化是“统一战线文化”的简称。统战文化概括起来讲,就是一个政党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统战工作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以统战的方式对社会政治结构进行改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的社会现象。因为统战工作本身是一种政治行为。所以统战文化从根本上属于政治文化范畴,是一种独特的政治理念。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解放战争最关键的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形成了“人民民主、同心同德、开发包容、和而不同”的统战文化。走人民民主道路符合历史规律,西柏坡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此有了进一步认识,并解答了怎么走: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为动员全国各阶层力量参与新中国的建立,发布了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正是因为人民民主这一政治取向与各民主党派建立民主国家的政治取向完全契合,所以,五一口号发出后,各民主党派纷纷声明:“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希望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主、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此后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五一口号成为我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同心同德是统一战线建立的思想根基,党的七大后,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自建党以来从未有过的坚强领导集体,在西柏坡,中央领导成员团结一心、和谐相处、相互体贴、相互尊重,为全党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党中央把同心同德、团结统一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来抓,使全党紧紧团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达到了高度的团结统一,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并顺利实现“两个转变”提供了组织保证。

“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这是文化价值观的一个特定现象。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心愿、共同目的和共同的信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抗日战争的结束,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们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就成为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适应这种变化,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以反蒋爱国为核心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主张,倡导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上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等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以团结社会各阶层群众及各民主学派,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共同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开放包容,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就是要尊重差异,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中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惟容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并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遵循。正是因为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才使得世界丰富多彩而更具生命力。开放包容,在中国革命时期的主要表现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共同的目标而汇集力量。西柏坡时期统战文化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思想并进行统战工作的实践,即承认并尊重各党派之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性和互补性,最终实现同生同长、合作共赢。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同舟共济,进一步争取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民主人士加入到建立人民民主国家的行列中来。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以开放与包容的态度对待民主党派人士和各界民主人士,体现出主动开展工作、耐心听取意见的宽广胸怀。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也曾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由此可见,“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几千年来,“和而不同”的思想生生不息、世代相传,成为西柏坡统战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也是今天统一战线“聚同化异”原则的思想理论渊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秉承“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一思想理念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并将其作为统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不是把其他党派置于自己之下,而是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这是彼此达成共识、携手同行的前提和基础。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折的历史方位,审时度势,展开了最为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解放区,颁布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广大农民“耕者有其田”的千年梦想,巩固和扩大了统一战线阶级基础。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通过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参战和生产的积极性,使解放战争“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党明确土改后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大力宣传发家致富政策,出台奖励生产措施,减免农民税收,开展劳动竞赛,组织生产互助,推广生产技术、优良品种,指导农副业生产,兴修水利,消灭蝗虫和各种自然灾害。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推进,一座座城市被接管,工人的就业问题被提到了党的工作日程,工作重心转向城市后要依靠工人,发展生产,要“尽可能保障工人的生活水平勿使之过低”“共产党要为工人阶级生活的改善而斗争”。在西柏坡时期,无论土改还是三大战役,还是建立人民政府,以及提出“两个务必”,一切工作都是紧紧围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个目标而展开,对于这个奋斗目标,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是认同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拥护的,奠定了统战工作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在国统区,有计划的开展爱国民主运动,形成对美蒋“独裁”、“专制”的第二条战线。在国民党内部,对其高级爱国将领真诚地进行策反活动。对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及国外华侨,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结成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联盟,促使他们公开自觉地选择党的领导,坚定地走上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直至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正式形成,揭开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西柏坡时期的统战工作的创新实践凝结成了党从实际出发,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有效组织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共商国事,推动实现广泛有效的人民民主的统战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党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为全国推进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重要政治镜鉴。总之,西柏坡时期是党的历史上统战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之一。党凝结的关于统战工作的宝贵经验和思想文化成果,对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执掌全国政权,提供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实践途径,给予正在孕育之中的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注入了丰富营养,弥足珍贵。

点击数:4882 收藏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