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河北省委员会 欢迎您! 站内搜索:
首页
领导讲话
社内新闻
参政议政
科技服务
思想建设
组织建设
社内英才
专题集锦
社刊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思想建设>> 理论动态

传承与创新: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孔春梅来源:发布时间:2015-06-08点击数: 15383 次

传承与创新:当代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孔春梅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保定,071051)

摘要:当代大学生属于我国青年力量的主力军,也是祖国的未来,但当前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多重挑战。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切实用核心价值观引领、感召和武装大学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于心,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践于行,外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努力塑造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的新一代大学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  当代大学生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关系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而青年关乎未来,关乎希望,关乎传承。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走出校门之后将对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尤其是对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带头作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成为青年学生共同遵守和维护的行为准则,有利于发挥代代相传的价值传递效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后继有人。

  • 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功能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一切事物的总体特征、存在背景、发展趋势等的认识、评价、看法和反映,集中表现为对事物的内在判断和总的印象,是一种较为抽象

的思想意识反映。无论从社会、民族、文化的视角,还是从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发展的视角来看,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作用。

  1. 对当代大学生个体而言,价值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习总书记用“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来比喻价值观,告诫大学生“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价值观这个人生的扣子扣好了,一个人的人生就有了方向和保障。在先进价值观的引领下,一个人可以心胸开阔,充满爱心,积极善行,快乐向上,而且能够感染他人,影响社会,形成和谐相容的人际氛围,推动形成社会以及个体正向发展的良好环境。

2.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最核心的内在基础和发展力量。

价值观是在人类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影响所有社会事物的最基础的力量。不同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基本追求不同,表述方式不同,但都具有几个相同的特质。一是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培育、弘扬和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各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与发展历程不同,产生与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 [1]。例如,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强调公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等古训一脉相承。三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一定与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面临的问题相适应,与社会文化紧密相关。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内心的追求和期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命题[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现代中国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本性质上具有四个特点。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执政理念,具有突出的社会主义属性。二是坚持共同理想,以“中国梦”为根本追求,最大限度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三是充分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整合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时代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四是高度回应中国社会现实和百姓大众的需求,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在追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清楚阐释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3]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生动准确地阐述了社会层面的基本理念,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这一切都反映了中国百姓对国家、社会以及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期望。同时,这十二个词,每一个都能够用社会事件或者个体行为来解读,不仅好理解,而且具体可行,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方向的集中体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也是对现实中国客观发展以及中国百姓内心需求的积极回应。

二、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传承中的必要性

1.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全球化时代价值冲突的需要。

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卷入了全球化这一进程,在这一进程中,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个民族文化与价值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尖锐,大学生的价值观不但面临着新旧价值观的挑战,而且也面临着西方价值观的挑战。因此应对全球化时代价值观冲突的矛盾,培育和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

2.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历史反复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引领和促进社会进步。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用其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青年大学生共同遵循和维护的行为准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顺利进行。

3.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不仅要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要有精神价值上的追求。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但是,目前在一些大学生中仍部分地存在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弱化、价值取向模糊、过于追求物质享乐等问题。核心价值观为每个人点亮心灵之灯,激发每个人内心向善的力量,鼓励每个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

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创新的途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加强大学生主流道德价值观教育。

在当今社会,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就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理念,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摒弃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唯物质论等消极的思想观念。

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基础上,正视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状,应在开放宽容的环境下引导大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主甄别、评判多元价值取向的利弊,以此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选择力,培育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以促进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

2.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华。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中国的传统文化积累了内容丰富和体系完善的道德修养理论。这些极为丰厚的道德精神遗产形成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与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对当今社会的道德建设有着长远的影响和启悟。只要细心挖掘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就能使其成为大学生铸造高尚道德的基石。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当前,培育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急需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3.占领网络阵地,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网络环境。

在网络化、信息化急速发展的时代,提升社会道德水平需要全社会共同创新网络管理机制,大力传播和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传播,使网络成为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互联网以其广泛的覆盖性、实时互动性、信息传播快捷性等特点,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中明确指出,“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精品网络化传播,创作适于新兴媒体传播、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作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规范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因此,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大力发展优良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网络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加强网络管理,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道德品质, 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 年 5 月 5 日第 2 版。

2.范洁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高教探索,2014 年第 2 期,第 168 ~169 页。

3. 宋焕斌,李新仓.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重要性[J]. 中国市场,2014 (17)。


 

 

点击数:15383 收藏本文